电子输注泵就像一台需要精心呵护的 “精密仪器”,维护、校准和日常保养做得好不好,直接关系到它给药的精准度和安全性。一般来说,校准周期有明确的规范:临床使用的电子输注泵,至少每年要进行一次专业校准,由医院设备科或厂家工程师用专用仪器检测流速误差 —— 比如设定 10ml/h 的流速,实际输出是否在 ±5% 的误差范围内,超出这个范围就得调试修复。而那些频繁使用或用于高风险场景(如 ICU、新生儿科)的泵,建议每 6 个月校准一次,毕竟越是关键岗位,越容不得一丝偏差。
维护周期则更灵活,通常结合使用频率来定。每天都在用的泵,每季度要做一次全面维护,包括拆开外壳清理内部灰尘、检查电机运转是否顺畅、传感器灵敏度是否正常;使用较少的泵,半年维护一次即可。如果泵出现过报警失灵、流速不稳等问题,维修后必须立即校准,确认没问题才能重新投入使用,就像汽车修完发动机得做个全面检测一样。
日常保养的细节更是藏在每一次使用前后。用完后第一时间要清洁表面,用蘸了 75% 酒精的软布擦拭外壳、按键和管路接触的凹槽,尤其要把药液残留的痕迹擦干净 —— 这些残留的药液可能腐蚀外壳,或者下次使用时污染新的输液管。注意别用酒精直接冲淋泵体,也别用硬毛刷使劲擦,不然可能损坏屏幕或密封胶条。
管路安装的地方要特别留意。每次装新的输液管前,检查泵内的蠕动轮、卡槽有没有异物(比如残留的管碎片、灰尘),如果有小杂质卡在里面,可能会导致管路受压不均,影响流速。有些泵的电池是可更换的,要定期查看电量,低于 20% 就及时换新,别等用到自动关机,万一正在给患者输关键药物,突然断电可能出大问题;内置电池的泵则要保证每次使用后充满电,长期不用时也得每月充一次电,防止电池老化。
展开剩余28%还要养成 “用前检查” 的习惯:开机后看看屏幕显示是否清晰,按键是否灵敏,运行时有没有异常噪音 —— 正常的泵运行声音很轻,要是发出 “咔咔” 的异响,可能是内部零件松动,得暂停使用并报修。另外,要避免泵受到剧烈震动或摔碰,也别让它长时间暴露在高温、潮湿的环境里,比如靠近暖气或洒上药液后不及时清理,这些都会缩短它的使用寿命。
其实,对电子输注泵的维护和保养,本质上是在守护它的 “精准度” 和 “可靠性”。就像钟表需要定期上油校准才能走时准确,这些每天给患者输送药物的 “小管家”,也得在细心呵护下才能始终保持最佳状态,让每一滴药液都按计划精准到位。
发布于:江苏省广盛网-线上股票配资-配资开户-股票如何开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