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中医里,有着这样的说法,即“便秘是百病之源”,而之所以这样说,就是因为有很多重大疾病的发生,其实都跟便秘有着很大关联,比如有些癌症以及精神病等疑难杂症,其起源都是便秘。而关于便秘这一问题,在生活中也备受人们的关注,毕竟肠道不舒服,还会影响到一整天的心情和工作状态。
中医认为,便秘对我们人体的危害是非常大的,在《黄帝内经》里有这样一句话,叫做“出入废,则神机化灭”,而这里的“出”,也包含大便能否顺利排出,简单理解就是,如果一个人大小便排出不畅,吃东西也吃不进去,那么就要引起高度重视了。
而中医之所以强调排便的重要性,主要还是跟我们体内的脏腑有关,大肠是传导糟粕的通道,在这些糟粕之中,必定含有很多毒素,如果这条通道被堵住了,就会导致体内的毒邪难以排出,并诱发各种各样的病症。而且排便过程是否通顺,也是医生用于判定其他病症的关键,这其中多多少少反应了我们的身体状况,比如排便之后明显感觉乏力,这就有可能是气虚的表现,如果大便排出不爽,粘黏马桶,那就要从肠胃湿邪这个角度去思考。
便秘的原因有很多,不过大多都与热有关,这类人除了大便不利外,还有明显的面红耳赤、内心烦躁、舌红苔黄等症状。不过,想要治疗便秘,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握轻重,通俗来说,就是用的药方是否有效,用药太轻了,症状难以缓解,用药太重了,可能会一泻千里,伤及体内的正气,而医圣张仲景便按照轻重的程度,给我们留了一套治疗便秘的千古名方,那就是“三承气汤”。
三承气汤出自张仲景之手,收录于医书《伤寒论》中,而这3个方子分别是指调胃承气汤、小承气汤、大承气汤,虽说都是“承气汤”,但这三者之间还是存在很大差异的。
其中,调胃承气汤是三承气汤里药力最轻的一个,主要由三味中药配伍而成,分别是酒大黄、炙甘草、芒硝,具有峻下热结之效,一般来说,短时间的大便不利,优先考虑调味承气汤,这时,患者除了有便秘症状外,还会感觉内心烦躁,口渴欲饮,还有可能会出现咽喉肿痛、牙龈肿痛等症状,这主要是因为胃里的热邪,不能顺着肠道排出,且向上逆行所引起的。
调胃承气汤只有三味中药,大黄是整个方子的主力,可以攻积通便,不过,仅仅只有大黄还不行,因此便加入了芒硝来软坚散结,虽然这个方子只需用到大黄和芒硝就够了,但张仲景用药非常严谨,考虑到大黄的攻下会伤及体内正气,所以还加入了甘草来保护脾胃。
如果用了调胃承气汤后,便秘症状仍然没有缓解,那么这个时候,就需要加大用药程度,而“小承气汤”便就可以出场了,小承气汤同样只有三味中药,分别是酒大黄、厚朴、枳实,其中,枳实和厚朴都是行气药,而张仲景之所以这样配伍,是因为患者此时的肠道堵滞,并不完全是大便,很有可能是气机,于是便加入了枳实和厚朴来破气理气。一般来说,如果出现了腹胀不适,那就极有可能是气机不畅所引起的。
如果用了上面两首方剂后,均不能缓解便秘,那么张仲景的压轴经方便可以出场了,那就是大承气汤,大承气汤主要由四味中药配伍而成,在小承气汤的基础上,加入了芒硝,这个方剂的药力量最大,功效最猛,所以一般情况下不会给患者用上,除非便秘的程度很重,对于七八天不大便的人来说,使用大承气汤,往往就会效如桴鼓。
总的来说,张仲景的“三承气汤”是治疗热秘的药方,其中,肚子不胀用调胃承气汤,肚子胀先用小承气汤,若是效果不佳,再用大承气汤。不过,泻下的药方,其药材大都具有烈性,所以,要中病即止,大便通畅后,就不要再喝了,以免伤及体内正气,尤其是一些想要通过这套方剂来减肥的朋友,一定要意识到这样的做法是不可取的,泻下药会伤及正气,很容易对我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。
广盛网-线上股票配资-配资开户-股票如何开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